回想起十多年前那个同样火热般灿烂的七月,面对机读的志愿表和厚厚的大学代码书,口腔医学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神秘。
在还未接触大三专业课程之前,我作为病人已经体会了各科的疾病治疗:龋齿补牙、牙髓炎的根管治疗、拔智齿、冠修复以及牙齿矫正。对于爱好动手的我来说,发现这个专业简直太棒了。
老师们授课以实物模型化解抽象三维,以具体病例阐释病理机制,以理论和实操相结合构建知识网络,把我领进了口腔医学的大门。
在考研时,我选择了较为难考的专业,就是因为特别喜欢这个专业的老师们。读研三年来,跟着我的导师王璐教授奋战临床,曾因转述病情不当被骂哭过一次,现在想来有导师训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有人鞭笞着提醒着,不至于走那么多的弯路。我在导师身上看到了医者的姿态,仁心,尽心,常常治愈总是安慰,这是我从医以来一直学习的好榜样。
到后来独立接诊,遇到各种疑难病例,泡图书馆,查文献,一根筋非要找到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当最后患者给予肯定,那种成就感神奇的能冲刷掉所有疲惫。后来,对于能成功申报卫生局课题是我没有想到的,让我更没有想到的是我能在高温的修复技工室把课题相关的所有技工修复的操作流程、材料性能都熟悉了个遍。这样的经历给予我的是持之以恒的信心,和坚韧不屈的探索精神。
研究生毕业的那个盛夏,我怀着像重庆高温一样的热情入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沙南街门诊部。这是一个包容的科室,我稚嫩的翅膀迅速茁壮成长;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科室,各种新项目和新技术率先开展;这是一个全面的科室,口腔全科观念得到充分培养。科主任李苏伶副教授给予了我悉心指导,在口腔之路上不断前行。
在医院这个开放平台,前辈们给予了我无私的培养,使我获得了很多机遇和挑战,多次在病例比赛中获得荣誉,我深表感激。
多年来,为临床、为课题、为带教,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加班的夜晚。我喜欢这种马不停蹄的工作状态,充实!
我为我能够进入口腔医院学习而荣幸,在里面工作而自豪。在那里,不仅有我无悔的青春记忆,也是未来努力的前进方向。
能够加入协尔口腔,我荣幸之至,因为在这里能够专心做好每一个病例,发挥我临床的特长;没有教学科研的羁绊,不会为分身乏术束手无策。
人生没有多个平行空间让我比较哪种选择最明智,但我清晰的知道这里充满了无限可能,进步、分享、协作、快乐、感恩......正如我考上这个专业时,我纯粹是一个病人,我凭着自己的感觉选择我的人生。而现在的我,纯粹是一个医生,我凭着自己的良心和执着做好这个专业,走好我的人生!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