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定点机构 服务热线: 023-63729163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来源: 网站管理员

我叫杨静云,是一名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口腔正畸研究生。  

几年前,我本科毕业,因为考研成绩比较优秀,所以很幸运地,被时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的邓锋教授招入门下,开始了为期3年的正畸专科培训。从此,让我对临床有了更偏执的热爱。

做临床还是做科研是一个医学生读研永远绕不开的选择题。叩问初心,忆起入学之初毛主席雕像前的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如何做好临床这一医生的本职工作才是我的学医初衷和终身之追求。

我敬爱的导师尊重我的选择,把我委托给师兄也就是时任正畸科主任的张翼教授进行临床带教。即便多年过去,导师当时的话感觉犹在耳,且对我影响深远:“小杨啊,正畸看似简单,其实陷阱重重,你一定要戒骄戒躁努力学习,耐住寂寞!”




岁月如歌,风雨砥砺!

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能理解到导师当年教诲的深意。正畸确实是口腔里面最讲究临床思维的学科之一。而我所在的团队所给予我的临床氛围,以及重医口院正畸科提供给我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机会,让我倍感庆幸的同时,也让我的专业能力日渐成熟。

医学生的生活单一到乏善可陈。

每天的临床工作到很晚才能结束。但不管再晚,王华桥师兄也会带领我们对当日的临床工作进行总结和病例讨论。作为邓院长的出色弟子之一,多次在全国正畸病例大赛中获奖的王华桥师兄谨密的临床思维和犀利的治疗手段,在我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给予了莫大的帮助。为此,我无比感激!


每天下班后的

病例总结与讨论

其次,还有张主任的主持下的每周组内疑难病例讨论、组内优秀病例分享、定期读书报告、国内及国内外技术新研究汇报……此外,还有重医这个大平台提供的数不胜数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都成了我成长的甘露和源泉。


每一个年轻医生的快速成长,都离不开一群非常宽容的患者朋友,正是她们的宽容,他们给的最初的信任,让我们从不会到会再到精通。

犹记得研一的时候一个本来处理半小时的患者,我处理了两个半小时,处理完心里特别愧疚,向她道了歉“很抱歉,让你躺了这么久”,她报以微笑,后来每次来她还是让我替她处理。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杨医生,感觉你技术提高啦”。

到研三的时候,得到患者越来越多的的肯定。离开重医的时候,得到大家满满的祝福,很多家长还给我推荐他们的亲戚朋友的孩子来矫正。

患者朋友们的宽容,信任,肯定,是我一直前行的动力。特别感激每一位我曾经看过的患者朋友!!


从高中以来一直喜欢篮球,也曾在大学时参与获得校级团队篮球比赛冠军。在这样的高强度学习工作下,与我相伴多年的篮球成为了最好的娱乐和宣泄,篮球也是一个最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运动,有时也启发着我临床的灵感。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合作团队,集体的学习氛围,对病例的精益求精。使我能够在《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上发表疑难病例报告;能够在《上海口腔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隐形病例在西部隐形病例讨论会上获“优秀病例”。疑难病例在2017年全国口腔正畸青年医师优秀病例展评大赛中,入围全国前六十强。



离别有期,相聚有时。

在我研三的时候,我最敬爱的导师邓锋教授以及我所崇敬的带教师兄张翼教授先后离开口腔医院步入民营(后者带头创立了协尔口腔)。他们的离开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专业的执着。也让我原本对未来的规划变得无比清晰和坚定,让我清醒地意识坚持始终的深刻含义。

在日渐炎热的六月,当我毕业在即,我接到了久违的电话。电话里,师兄沉稳的声音一如既往,他问我毕业后是否愿意加入协尔,我毫不犹豫一口答应。我倍感荣幸,因为这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

目前大家研究生就业首选都是公立医院,为什么愿意加入民营、加入协尔,不光是因为师兄的号召,更重要的是协尔这个平台里有牙体牙髓、修复、牙周、正畸、种植等各个口腔专业非常专业优秀的医生,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做纯粹的牙医,以患者为中心,把每一个病例做到极致。而且大家还在不断学习进步追求更好。我深深的知道,只有在优秀的团队里才能打磨出更为优秀的自我! 



 我,叫杨静云,从云南大理的大山走出来。曾经那么用心地努力过!现在,我追随着我专业的启蒙老师,继续也将始终坚守正畸这个专业,走在这条既有挑战又充满机遇的道路上。我并不能保证多少年之后一定有多大的成就,但我能保证的是我将不忘初心和医者的职责。

最后,引用张国荣的一句歌词: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重医口腔是我理想萌芽的地方;而协尔,则是我的事业开始的地方!